1.形成了互补于专业教学体系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从工程认识、工程训练、工程综合、工程创新逐级递升的系统训练,实现学生的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工程素质协调发展。

2.建立起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型、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模式。

3.创新政府、企业、学校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和管理体系,形成了共建、共用、共管、共享的运行机制,充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对接学生就业需求。

4.营造了良好的工程文化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培养社会责任感。

5.打造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三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工程师、职业指导师),有利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