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教学辐射全校学生,学生实践教学成果丰硕,创新性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通过资源整合和软硬件建设,目前工程训练中心的整体规模和水平获得了显著提高,已经成为我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基地。实践教学资源面向全校16个学院,8个学科门类,54个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开放,实现从理工科向文、法、艺术、医学等专业学生拓展,多学科交叉融合。中心的教学体系及其管理模式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其它实验课程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很强的示范和推进作用,成为全校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技能训练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中心多次承办组织创新实践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开展第二课堂学科活动、项目创新实践和各级创新竞赛。共承办学生竞赛活动7次,组织参加竞赛的学生达3575人次,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在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在2014年第五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在2013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8项、国家二等奖6项、国家三等奖2项;在201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在2012年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1项。

中心创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很好地扶持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搭建各学生团队创新、创业、研究的工作平台。同时,创新创业工作室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获得国家级奖项36项、省级奖项16项,发明专利32余项,发表论文90篇。

二、在江苏省及全国的高校示范辐射作用明显

1.中心被评为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以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建设成果,强化教学特色,扩大对外交流与学习,利用中心在设备、环境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为兄弟院校的学生实践和岗位培训提供服务,加强资源共享。同时,作为江苏省金属工艺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单位,以及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的示范基地,汇聚国内25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研发、应用、平台等方面的优势,与省内外高校开展在交流、参观、培训、学习等方面广泛合作,示范辐射作用显著。

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的示范基地


 2.中央、省、地各级媒体纷纷聚焦我校“200米饱和潜水模拟系统”试验。中国交通报以“科技支撑深海300米”为标题,以“过程、解惑、档案、保障”四个篇章,深度报道了我校成功完成“200米饱和潜水系统模拟试验”。新华网刊就以《江苏南通进行200米氦氧饱和潜水模拟试验》为题刊发新闻。1月8日,《人民日报》也在要闻版刊发了题为《出舱》的相关报道,随后人民网进行了转载。截至1月17日,江苏卫视、中国江苏网、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现代快报、南通电视台、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南通网等多家媒体集中关注我校该项试验。该项目作为中心的两个创新实训教学模块,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新华日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社门户网站等媒体专题报道我校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奖作品:

3.中心近几年来利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优势,承担社会服务责任,拓宽了中心对外服务的途径和示范辐射范围。中心每年假期都要面向社会开设陶艺培训课程等公共培训课程,不断社会服务。

图为对社会培训


4.近年来,中心先后5次在江苏省、华东地区及全国有关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和工程训练教学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先后接待山东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盐城工学院、淮海工学院等二十多所国内外大学专程来校考察和交流经验。

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一行参观交流活动

淮海工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一行参观交流活动


江苏大学工程训练基地一行参观交流活动


5.2014年6月,中心成功承办第九届江苏省高校金属工艺教学研究会会员大会,全省40所高校110位专家与会,并参观了中心的实训平台,中心主任作了关于“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主题报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与会代表在中心参观


 6.2012-2014年,与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积极探索试点“3+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得到了企业的支持和认同,并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