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厚的工程文化是学校应用型特色内涵的重要组成,学在学校期间不仅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育工程素养及工程人格,用工程文化和工程环境为育人服务,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维定向、行事风格及工作习惯,促进人才全面成长,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心作为学校的产学研合作的开发平台、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教学改革的重要窗口,以张謇先的“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办学理念为中心工程文化建设的主题,结合省级示范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实践环境、工程文化展示、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深化主题,努力将中心打造成学校的工程文化体验区,学校对外展示特色的窗口,正逐渐形成对外宣传的名片。

一、标识标志

中心共拥有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教学用房,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大楼的各项功能、更好展示工程训练中心形象,中心设计了各种标志标识,组成了中心“导示系统”,也是我们工业设计教学成果的一种展示,并成为一本“活教材”。

中心充分利用环境精心进行环境布置,营造出一种高雅的工程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中心大楼实习期间不但能得到动手实践的操作训练,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

二、环境文化

实施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战略,中心各区域布置主题系列展板以及安全操作规范、质量标准等标语,做到实训区环境布局企业化、训练内容工程化、质量管理国标化,大力营造安全、清洁、规范、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工程中心期间全方位、立体化受到工程文化的熏陶,树立并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

部分场景:

三、以工程实际、工程案例充实教学内容,以“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办学理念指导实践教学工作。突出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工程素质的学习和培养

工程人格是锻炼出来的,不是课堂上说教出来的,让他们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就有动力,那些开放的有综合训练功能的自主式实习场所、工程训练项目、资格认证,是我们培育工程文化的真正有效载体。能够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工程技术、养成工程素质,真正与社会需求和将来的就业接轨。倡导对工程标准规范的传承,对工作品质的追求,永不满足现状力求革新的工作性格,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从卓越工程师的工作意识、工作方法和涵盖成本、工艺、管理诸多要素的品质的培养,以工程文化激发用技术改造现状的激情,以此体现成就感和价值取向。




四、打造三师型教师队伍

中心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强学校和企业高度的互动,实行科研、人员的双向流动和互相聘用机制。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开展产品研发,派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聘请企业高水平专家讲学等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成为高水平的教师、工程师和学生的职业导师,这是我们形成和保持工程文化的核心基点。


五、建设准企业化的工程训练教学环境
通过对工程实践场地的改造,新建柔性制造系统、电子产品生产线、微电子制造净化车间、产品作品陈列室、电子屏动态展示当前技术发展新成果等,营造工程教学环境、传递工程实践理念、执行工程操作规范、提高工程价值认识。强调车间、工场、工艺、流程等概念,让学生感受到身处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



六、开展系列工程文化活动学术、竞赛活动



校际互动




校企合作